马云当年创业经历了什么?马云是如何创业成功的?
马云当年创业经历了什么?马云是如何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光有激情和创新是不够的,它需要很好的体系、制度、团队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马云语录。马云自主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时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也精打细算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8年后的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看到马云如今的成就,很多人都觉得他靠的是运气,抓住了互联网的风口,其实不然,从下面四个案例就可以看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第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直指Ebay
2000年,马云策划了名动天下的《西湖论剑》,在互联网冬天激起一片鸥鹭。当时马云秘密研发淘宝,,以牵制易趣从C2C抢占马云的B2B市场。淘宝PK易趣这一战役中,最经典的是以舆论战率先抢占制高点。马云亲自主政制造的疯狂语言,比如“淘宝给eBay最后通牒”之类,极大煽动了用户情绪,直至易趣崩溃。
第二战:借刀杀人,趁火打劫,周鸿祎遍体鳞伤
当年周鸿祎不满雅虎单飞做了奇虎,彼时的雅虎出人意料的贴出“大字报”,指责雅虎中国前总裁周鸿祎缺德,缺乏职业道德。然后利用媒体跟进对周鸿祎口诛笔伐,让人都不忍卒听。
第三战:反客为主,黑虎掏心,腾讯惨败收场
反客为主、制造新闻的能力淋漓尽致体现为阿里巴巴与腾讯的一战。2006年年中,淘宝网因违反“三年不收费”承诺,推出“招财进宝”而遭到用户一直抵制。而腾讯的拍拍正好黄雀在后。这一幕,已经具备了当年淘宝颠覆eBay的条件。6月5日,一个声称腾讯拍拍雇某公关公司对淘宝网进行攻击的帖子突然流传于网上,在这个匿名的帖子中贴出了腾讯与该公关公司的合同内容。随后,淘宝网迅速展开道德谴责,从而引出一场混沌的舆论争议。在这片混战之中,马云顺利的“出面向用户致歉”。成功避开了这场灭门之灾!
第四战:雅巴之恋,先声夺人,混淆视听
当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并获得10亿美金的嫁妆,也是一个堪称经典的营销案例。事实当然大家都知道,那是雅虎以雅虎中国加10亿美金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份。但在公关的运作下,让阿里巴巴反客为主,成为这场收购的主角。不得不说,阿里将营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最后运用马云的一句话总结:我深信不疑我们的模式会赚钱的,亚马逊是世界上最长的河,珠穆朗玛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宝藏。一个好的企业靠输血是活不久的,关键是自己造血,别人可以拷贝我的模式,不能拷贝我的苦难,不能拷贝我不断往前的激情。每一笔生意必须挣钱,免费不是一个好策略,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
互联网是四乘一百米接力赛,你再厉害,只能跑一棒,应该把机会给年轻人。每一笔生意必须挣钱,免费不是一个好策略,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所以,每个成功的投资创业者的背后注定有经历过很多的波折,才能成长为强大的存在。